欢迎光临池州九九信息网
详情描述
你见过不同品种的杜松吗?盘点常见品种及其独特的形态与习性差异

是的,我“见过”很多不同品种的杜松!杜松是一个迷人的属,拥有众多形态和习性各异的品种,从高耸的乔木到紧贴地面的匍匐灌木,适应着从干燥岩石地到海岸沙丘的各种环境。它们常绿的针叶(幼叶刺状,成叶常为鳞片状)和独特的球果(浆果状球果)是显著特征。

以下盘点一些最常见和最具特色的杜松品种及其差异:

欧洲刺柏 / 普通杜松

  • 学名: Juniperus communis
  • 形态:
    • 形态变化极大:可以是低矮蔓延的灌木(尤其在恶劣环境或高海拔),也可以是高达10米的小乔木(在良好环境下)。
    • 叶片: 只有刺状针叶(三枚轮生),坚硬、尖锐,长度约1厘米,上表面有一条宽白带(气孔带),呈灰绿色。
    • 果实: 球果浆果状,直径约6-9毫米,成熟时呈深蓝黑色,表面覆盖一层白霜。这是唯一用于酿造杜松子酒的品种。
    • 树皮: 红褐色,常呈条状剥落。
  • 习性:
    • 适应性极强: 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和寒带,从低地到高山都有。
    • 耐寒耐旱: 非常耐寒(可至USDA 3区),耐贫瘠土壤和干旱。
    • 喜光: 需要充足阳光。
    • 怕湿热: 在炎热潮湿的夏季表现不佳,易感病害(如锈病)。
  • 常见变种/栽培种:
    • J. communis ‘Compressa’: 非常矮小紧凑的柱状,俗称“铅笔柏”(容易与真正的铅笔柏混淆)。
    • J. communis ‘Green Carpet’: 极低矮的匍匐型,优良地被。
    • J. communis ‘Hibernica’: 爱尔兰刺柏,紧密的窄柱状。
    • J. communis ‘Repanda’: 低矮密集的垫状灌木。

铅笔柏 / 北美圆柏

  • 学名: Juniperus virginiana
  • 形态:
    • 通常为高大乔木,可达20-30米,幼树树冠呈狭窄的圆锥形或柱状,老树树冠更开阔、不规则。
    • 叶片: 幼树为刺状针叶(对生或三枚轮生),成年树主要为鳞片状叶(紧密贴伏于枝条上),揉碎有强烈气味。叶片颜色多样,从灰绿到蓝绿,冬季常带紫铜色。
    • 果实: 球果浆果状,直径约3-6毫米,成熟时呈深蓝色至蓝紫色,覆盖浓厚的白霜(看起来像蓝白色)。
    • 树皮: 红褐色至灰褐色,常呈长条状剥落(纵向纤维状)。
  • 习性:
    • 适应性广: 原产北美东部,适应性强,从干燥岩石山坡到湿润河谷都能生长(但忌积水)。
    • 耐旱耐寒耐热: 非常耐旱(一旦建立),耐寒(USDA 3-9区),也相对耐热耐湿(比欧洲刺柏强)。
    • 喜光: 需要充足阳光。
    • 生长较快: 在适宜条件下生长速度中等偏快。
    • 抗性强: 对病虫害、城市污染、盐碱(有一定耐受性)等抗性较强。
    • 是苹果锈病的转主寄主之一(与欧洲刺柏类似)。
  • 常见变种/栽培种:
    • J. virginiana ‘Grey Owl’: 大型银灰色匍匐灌木。
    • J. virginiana ‘Burkii’: 蓝绿色金字塔形乔木。
    • J. virginiana ‘Skyrocket’: 非常狭窄的银蓝色柱状树。
    • J. virginiana ‘Canaertii’: 密集的深绿色金字塔形,果实丰富。

匍匐刺柏 / 铺地杜松

  • 学名: Juniperus horizontalis
  • 形态:
    • 典型的低矮匍匐灌木,高度很少超过0.5米,但水平延伸可达数米,形成密集的地被。
    • 叶片: 主要为鳞片状叶,紧密排列在枝条上,幼枝上可能有少量刺状叶。颜色变化极大,是其主要观赏点:有蓝绿色、灰蓝色、银蓝色、黄色(冬季常带紫铜色或紫色)。
    • 果实: 球果浆果状,较小,直径约5-7毫米,成熟时呈深蓝色,覆盖白霜。
  • 习性:
    • 极耐寒耐旱: 原产北美北部和岩石地带,非常耐寒(USDA 3区),极其耐旱、耐贫瘠。
    • 喜光: 需要充足阳光才能保持紧凑株型和良好叶色。
    • 生长缓慢: 水平蔓延生长。
    • 理想地被: 用于岩石园、斜坡固土、大面积地被覆盖。
    • 忌湿热积水: 在高温高湿地区易感病害。
  • 常见变种/栽培种:
    • J. horizontalis ‘Wiltonii’ (Blue Rug Juniper): 最著名的品种之一,银蓝色,非常低矮,蔓延性强。
    • J. horizontalis ‘Bar Harbor’: 灰绿色,冬季带紫色调。
    • J. horizontalis ‘Prince of Wales’: 亮绿色,冬季带紫铜色。
    • J. horizontalis ‘Limeglow’: 鲜艳的金黄色,冬季变橙黄色。

中国杜松

  • 学名: Juniperus chinensis
  • 形态:
    • 形态变化多样:可以是大型乔木(高达20米),也可以是灌木(常栽培修剪成各种形状)。
    • 叶片: 幼树主要为刺状针叶(三枚轮生),成年树则刺叶和鳞叶并存。鳞叶顶端尖锐,排列紧密。叶色多为深绿或蓝绿。
    • 果实: 球果浆果状,直径约6-9毫米,成熟时呈褐色至蓝黑色,覆盖一层不明显的白霜。
    • 树皮: 灰褐色,纵裂。
  • 习性:
    • 适应性较强: 原产东亚(中国、日本、朝鲜等),适应范围较广(USDA 4-9区)。
    • 耐旱耐寒耐热耐修剪: 耐旱(一旦建立),有一定耐寒性(但不如欧洲刺柏或铅笔柏),较耐热耐湿(比欧洲刺柏强),极耐修剪,是盆景和造型绿篱的常用材料。
    • 喜光也稍耐阴: 在全光照下生长最好,也能忍受一定程度的半阴(但过阴会导致内部叶片脱落)。
    • 生长速度中等: 幼树生长较快。
  • 常见变种/栽培种: 这是园艺品种最多样化的杜松之一。
    • J. chinensis ‘Kaizuka’ (Torulosa, Hollywood Juniper): 著名的扭曲状灌木或小乔木,枝条螺旋扭曲生长,非常奇特。
    • J. chinensis ‘Spartan’: 快速生长的深绿色窄柱状树。
    • J. chinensis ‘Blue Point’: 密集的银蓝色金字塔形。
    • J. chinensis ‘Pfitzeriana’ (Pfitzer Juniper): 大型的、伸展的、羽毛状的灌木(常是J. chinensisJ. sabina的杂交种),非常常见。
    • J. chinensis ‘Gold Lace’: 金叶品种,枝条末端呈金黄色。
    • J. chinensis ‘Shimpaku’: 日本传统盆景常用品种,叶片细小紧密。

沙地杜松

  • 学名: Juniperus sabina
  • 形态:
    • 通常为蔓延的灌木,高度0.5-1.5米,水平伸展可达数米。也有直立生长的品种。
    • 叶片: 幼树为刺状针叶成年树主要为鳞片状叶鳞片叶揉碎后有强烈难闻的气味(是重要识别特征)。叶色多为深绿或蓝绿。
    • 果实: 球果浆果状,较小,直径约5-7毫米,成熟时呈蓝黑色,覆盖白霜。
  • 习性:
    • 极耐寒耐旱耐贫瘠: 原产欧洲和西亚山地,非常耐寒(USDA 3区),极其耐旱、耐贫瘠土壤。
    • 喜光: 需要充足阳光。
    • 生长较慢: 水平蔓延。
    • 忌湿热: 在高温高湿地区表现差,易感病害。
    • 有毒: 植株(尤其是果实)有毒,需注意。
  • 常见变种/栽培种:
    • J. sabina ‘Tamariscifolia’ (Tam Juniper): 非常常见,低矮、伸展、羽毛状分枝,形成宽阔的垫子。
    • J. sabina ‘Arcadia’: 低矮、密集、明亮的黄绿色。
    • J. sabina ‘Blue Danube’: 蓝绿色,伸展型。
    • J. sabina ‘Buffalo’: 低矮,深绿色,蔓延性强。

单子杜松

  • 学名: Juniperus squamata
  • 形态:
    • 通常为低矮至中等高度的灌木,形态多样,有直立、丛生或匍匐型。
    • 叶片: 几乎全为刺状针叶(三枚轮生),非常坚硬、尖锐、密集,长度约5-10毫米。叶色以显著的银白色或蓝白色闻名(尤其新叶),这是其最大特色。老叶可能变绿。
    • 果实: 球果浆果状,成熟时黑色。
  • 习性:
    • 耐寒耐旱耐贫瘠: 原产亚洲高山地区(喜马拉雅、中国西部),极其耐寒(USDA 4-5区),耐旱、耐贫瘠。
    • 喜光: 需要充足阳光才能保持最佳叶色和紧凑株型。
    • 忌湿热积水: 在湿热、排水不良处生长不良,易死亡。
    • 生长缓慢。
  • 常见变种/栽培种:
    • J. squamata ‘Blue Star’: 最著名品种之一,非常紧凑的球形或半球形灌木,新叶银蓝色极亮眼,老叶蓝绿色。
    • J. squamata ‘Meyeri’: 较老的流行品种,银蓝色,枝条呈喷泉状伸展,但易感枯枝病。
    • J. squamata ‘Holger’: 新叶金黄色,老叶银绿色,对比鲜明。

总结关键差异点:

  • 树形: 从高大乔木(铅笔柏、中国杜松乔木型)到低矮匍匐灌木(匍匐刺柏、沙地杜松)应有尽有。
  • 叶片:
    • 是否兼有刺叶和鳞叶(铅笔柏成年树、中国杜松成年树、沙地杜松成年树),还是只有刺叶(欧洲刺柏、单子杜松)或主要是鳞叶(匍匐刺柏)。
    • 叶色:银蓝色/蓝白色(单子杜松、部分匍匐刺柏、铅笔柏品种)、金黄色(部分中国杜松、匍匐刺柏、沙地杜松品种)、深绿色(许多品种)、冬季变色(铅笔柏、部分匍匐刺柏)。
  • 果实: 大小、颜色(蓝黑、深蓝、黑褐)、白霜多少(铅笔柏最厚)。
  • 适应性:
    • 耐寒性: 欧洲刺柏、铅笔柏、匍匐刺柏、沙地杜松、单子杜松都非常耐寒(USDA 3-4区)。中国杜松稍差(USDA 4区起)。
    • 耐热耐湿性: 铅笔柏、中国杜松相对较强;欧洲刺柏、匍匐刺柏、沙地杜松、单子杜松较弱。
    • 耐旱性: 普遍都很强,尤其匍匐刺柏、沙地杜松、单子杜松。
  • 生长速度: 铅笔柏较快,匍匐刺柏、单子杜松等较慢。
  • 特殊用途: 欧洲刺柏(杜松子酒)、铅笔柏(木材、铅笔、防风林)、匍匐刺柏/沙地杜松(地被、岩石园)、中国杜松(造型、绿篱、盆景)、单子杜松(银蓝色亮点)。

选择杜松品种时,最重要的是考虑你的当地气候(尤其是夏季湿热程度和冬季最低温)、种植位置的光照条件、土壤排水情况以及你期望的景观效果(树形、叶色、高度、覆盖面积)。希望这份盘点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和选择这些迷人的常绿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