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三亚九九信息网
详情描述
墨鱼虽然名字带“鱼”,但它其实和章鱼是亲戚,这些冷知识你了解多少

你说得对!墨鱼虽然名字里带“鱼”,但它和章鱼、鱿鱼一样,都属于头足纲的软体动物,和鱼类(属于脊椎动物门)是完全不同的生物类群。它们之间确实是“亲戚”关系。

关于墨鱼(以及章鱼、鱿鱼等头足类动物)的冷知识真的非常多,而且非常有趣。这里分享一些:

“骨头”不是骨头:

  • 墨鱼体内那块白色的、像塑料泡沫一样的“骨头”(学名叫墨鱼骨海螵蛸),其实是退化的内壳!它由石灰质组成,质地疏松多孔,主要作用是提供浮力,帮助墨鱼在水中悬浮和调节深度。这和脊椎动物坚硬的骨头完全不同。
  • 有趣的是,这种“墨鱼骨”常被养鸟爱好者挂在笼子里,给小鸟补充钙质和磨喙。

三颗心脏:

  • 墨鱼(以及章鱼、鱿鱼)拥有三颗心脏!其中两颗是鳃心,专门负责将血液泵入鳃进行气体交换。第三颗是体心脏(或称系统心脏),负责将含氧的血液泵到全身。这种设计是为了满足它们活跃运动的高耗氧需求。

蓝色血液:

  • 头足类动物的血液是蓝色的!这是因为它们运输氧气的分子不是脊椎动物的血红蛋白(含铁,呈红色),而是血蓝蛋白(含铜,与氧结合时呈蓝色)。血蓝蛋白在低氧环境中也能有效工作,适应深海环境。

顶级伪装大师:

  • 墨鱼是自然界最厉害的变色龙之一。它们皮肤下布满了包含不同色素的微小“色素囊”(色素细胞),周围还有虹彩细胞和白色素细胞。通过精确控制这些细胞的收缩和扩张,墨鱼能在瞬间改变皮肤的颜色、图案甚至纹理,完美融入周围环境,用于伪装、求偶或恐吓敌人。
  • 它们的变色能力远超章鱼和鱿鱼,被誉为“行走的艺术品”。

喷墨逃生:

  • 墨鱼得名于其经典的防御手段——喷墨。它们体内有一个专门的墨囊,里面储存着由黑色素等组成的粘稠墨汁。遇到危险时,墨鱼会喷出大量墨汁,形成一团浓密的“烟幕”,同时墨汁本身可能含有麻痹敌人感官的物质(如酪氨酸酶),墨鱼则趁机迅速向相反方向逃离。

W形瞳孔:

  • 墨鱼的眼睛非常特别,它们的瞳孔是独特的W形(或像波浪形)。这种形状可能有助于它们更好地感知光线偏振方向,在复杂的水下环境中更有效地判断距离、识别物体和猎物,甚至在浑浊的水中也能看得更清楚。

短命而高效:

  • 大多数墨鱼的寿命都比较短,通常只有1-2年。它们生长迅速,繁殖后不久就会死亡。这种“快节奏”的生活史策略意味着它们需要非常高效地完成生长、觅食和繁殖。

腕足的秘密:

  • 墨鱼有10条腕足(8条短腕+2条特长的触腕),腕足上布满了吸盘。这些吸盘不仅用于抓握猎物,吸盘边缘还有一圈细小的齿状结构(角质环),能牢牢锁住猎物。
  • 那两条长长的触腕平时可以缩回腕间囊中,捕猎时才闪电般弹出,用末端的“勺状”结构抓住猎物。

喷射推进专家:

  • 墨鱼主要通过身体两侧的进行平稳的游动。但在需要快速移动或逃跑时,它们会利用外套膜的肌肉强力收缩,将水从腹部的漏斗管喷出,产生强劲的反作用力推动身体向后高速喷射移动,速度非常快。

高智商生物:

  • 头足类动物(尤其是章鱼,墨鱼和鱿鱼也表现出相当高的智力)被认为是无脊椎动物中智力最高的。它们具有出色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打开容器)、空间记忆能力,甚至能使用工具(如用贝壳或椰子壳作为盾牌)。墨鱼在实验中也表现出复杂的认知能力。

所以,墨鱼不仅不是鱼,它们还是一种极其独特、适应性强、行为复杂且充满智慧的海洋生物!下次再看到墨鱼,除了想到美味,不妨也想想它那三颗跳动的心脏、神奇的变色皮肤和W形的眼睛,感受一下大自然造物的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