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宜昌九九信息网
详情描述
漫步山林遇见胡桃楸,这些关于它的生长习性与分布区域你知道多少

漫步山林时遇见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确实是一种有趣的邂逅!这种树在北方山林中很有特色,也常被称为“核桃楸”或“山核桃”。关于它的生长习性与分布区域,以下是一些关键信息:

一、 生长习性 喜光树种: 胡桃楸是典型的阳性树种,非常喜光。幼苗期虽能稍耐庇荫,但成年树需要充足的光照才能生长良好、结实。在郁闭的林分中,它往往生长不良甚至死亡。 深根性: 具有发达的主根侧根,根系深广,穿透力强。这使得它比较耐旱,也能在土层较薄的山地生长,但更适宜在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生长。 喜温凉湿润气候: 适应温带和暖温带气候。虽然耐寒性很强(能耐受-40℃左右的低温),但更喜欢凉爽湿润的环境。对干热风比较敏感。 对土壤要求:
  • 偏好深厚肥沃: 最适宜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富含腐殖质的沙壤土或壤土上生长。
  • 喜湿润排水好: 喜欢湿润但排水良好的环境。在沟谷、溪流旁、山坡下部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方生长旺盛。不耐水淹和长期积水。
  • 适应性较强: 也能在较贫瘠的山地、棕壤、褐土上生长,但生长速度会变慢。对土壤酸碱度要求不严,微酸性至中性土壤(pH 6.0-7.5)均可,在石灰岩发育的土壤上也能生长。
生长速度: 早期(10-15年前)生长较快,之后生长速度逐渐减缓。寿命较长,可达百年以上。 化感作用: 像其他胡桃科植物一样,胡桃楸的叶片、树皮、根等部位会分泌胡桃醌等物质(化感物质),能抑制周围某些植物的种子萌发和生长(如番茄、马铃薯等),形成所谓的“胡桃楸林窗”现象。这在林下植被组成上表现明显。 萌芽力: 萌芽更新能力较强,尤其是幼树和根部。 二、 分布区域

胡桃楸是东亚地区特有的树种,主要分布在中国、朝鲜半岛和俄罗斯远东地区。

中国:

  • 核心分布区: 东北地区是其最主要的分布中心。包括小兴安岭、长白山、张广才岭、完达山等山脉,以及辽宁东部山区。在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分布广泛且常见。
  • 华北地区: 向南分布到河北、北京、山西、河南、山东等省市的山区。例如河北的燕山、太行山,山西的中条山、吕梁山,河南的伏牛山、大别山等。
  • 西北地区:陕西、甘肃的南部山区(如秦岭)也有分布。
  • 华东地区: 零星分布于安徽(大别山、黄山)和江苏北部山区。
  • 华中地区:湖北西部山区(如神农架)有少量分布。
  • 垂直分布: 在东北地区,主要分布在海拔300-800米的低山丘陵地带;在华北地区,可上升到海拔500-1500米;在陕西、甘肃南部(秦岭)可达海拔1000-2000米;在河南伏牛山可达海拔1200-1800米。

国外:

  • 朝鲜半岛: 在朝鲜和韩国北部的山区有分布。
  • 俄罗斯远东地区: 在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阿穆尔河流域)等地有分布。
总结一下关键点
  • 你遇见的它: 喜阳光,扎根深,耐寒怕热怕积水。
  • 它生长的地方: 最常见于中国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的沟谷、山坡中下部湿润肥沃之地。在华北、西北、华中部分山区也有它的身影,常与其他阔叶树(如椴树、榆树、水曲柳、色木槭等)混生。
  • 它的特点:
    • 树皮灰白色,纵裂深沟(幼树较光滑)。
    • 大型奇数羽状复叶,小叶边缘有细锯齿。
    • 果实是著名的“楸子”(坚果),外壳坚硬,有棱脊,种仁可食(但油脂高,需处理),是松鼠等小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
    • 木材珍贵,纹理美观,是重要的军工、家具、雕刻用材。

在山林中遇到胡桃楸,不妨观察一下它的树皮、叶片形状、周围的环境(是否阳光充足、土壤是否湿润肥沃、周围是否有其他伴生树种),以及树下是否有脱落的“楸子”。它的存在,往往是森林生态系统健康、土壤条件较好的一个标志。下次再见到它,相信你会有更深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