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海口九九信息网
详情描述
高原地区旅游需注意,应对缺氧与紫外线防护的关键生活常识

高原地区旅游,应对缺氧(高原反应)强紫外线是确保安全和舒适的关键。以下是针对这两个方面的关键生活常识:

一、 应对缺氧(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是由于快速进入海拔较高地区(通常指海拔2500米以上),身体因空气中氧气含量降低而出现的一系列不适症状。常见症状包括头痛、失眠、食欲减退、疲倦、呼吸困难、恶心、呕吐、头晕等。严重时可能导致高原肺水肿或高原脑水肿,威胁生命。

关键应对常识

循序渐进,缓慢上升(最重要!)

  • 避免快速直达高海拔: 如果可能,选择陆路交通(如汽车、火车)进入高原,让身体有逐步适应的过程。避免直接飞抵高海拔机场(如拉萨、九寨黄龙、玉树、稻城亚丁等)。
  • “阶梯式”适应: 在中等海拔(如2000-3000米)停留1-3天适应,再向更高处进发。
  • 控制每日上升高度: 进入高原后,每日睡眠地点的海拔升高不宜超过300-500米。每升高1000米,最好安排一天适应。
  • 避免剧烈运动: 初到高原的头几天,务必避免奔跑、跳跃、负重、快速爬坡等剧烈活动。走路放慢速度,动作放缓。

保证充足休息与睡眠

  • 初到高原多休息: 抵达后第一天,尽量多休息,保证充足睡眠(即使因为轻微高反睡不着,也要闭目养神)。
  • 避免过度疲劳: 行程安排不宜过紧,留出足够时间适应和休息。
  • 选择通风良好的住宿: 保证房间空气流通。

合理饮食与饮水

  • 大量饮水: 非常重要! 高原空气干燥,呼吸频率加快,身体水分流失快。每天饮用2-4升水(温开水最佳),少量多次饮用。保持尿液呈淡黄色或无色为佳。充足水分有助于血液循环和适应。
  • 饮食清淡易消化: 选择高碳水化合物(如米饭、面条、面包)、适量蛋白质、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新鲜蔬果)。避免油腻、过咸、辛辣、生冷食物,以免加重消化负担。
  • 避免饮酒和吸烟: 酒精会加速心跳和耗氧,加重高反;吸烟会损害呼吸道功能,影响氧气交换。
  • 适量补充糖分: 随身携带巧克力、糖果或葡萄糖粉/口服液,感觉不适时补充能量。

正确认识与应对症状

  • 轻度高反是正常现象: 不要过度恐慌,大多数轻微症状在适应1-3天后会自行缓解。
  • 密切观察: 注意自己和同伴的症状变化。
  • 及时处理:
    • 头痛: 可服用对乙酰氨基酚(如扑热息痛)或布洛芬(注意肠胃反应)。避免使用安眠药、镇静剂(如安定类),它们会抑制呼吸!
    • 恶心呕吐: 可服用维生素B6或止吐药(如胃复安)。
    • 吸氧: 如果症状明显(如严重头痛、呼吸困难、无法入睡),可间断、低流量吸氧(如0.5-1升/分钟),每次吸15-30分钟。过度依赖吸氧会延缓身体适应过程。
  • 绝对禁忌: 症状未缓解或加重时,绝对禁止继续向更高海拔前进或进行剧烈活动。
  • 严重症状必须下撤: 一旦出现以下严重症状,必须立即停止活动,尽快下撤到低海拔地区(下降300-500米就有显著效果),并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 休息时仍感严重呼吸困难、咳嗽(尤其是咳粉红色泡沫痰)→ 警惕高原肺水肿。
    • 剧烈头痛、呕吐、步态不稳、意识模糊(如嗜睡、叫不醒)、精神异常→ 警惕高原脑水肿。
    • 口唇、甲床严重发紫(紫绀)。
    • 静息状态下心率持续过快(>100-120次/分钟)或过慢。

药物辅助(遵医嘱)

  • 乙酰唑胺: 常用预防和治疗高反的药物,需在进入高原前1-2天开始服用,并在高原期间持续服用数天。有禁忌症,需医生处方和指导。
  • 地塞米松: 用于治疗严重高反(如脑水肿),是处方药,不可自行滥用。
  • 其他: 如红景天、丹参等,效果因人而异,且需提前较长时间服用(如1-2周),不能作为主要依赖。
二、 应对强紫外线

高原地区空气稀薄、洁净,云层少,对紫外线的阻挡作用大大减弱。紫外线强度通常是平原地区的数倍甚至数十倍。防晒不是美容问题,而是防止皮肤灼伤、加速老化、甚至诱发皮肤癌的关键健康问题!

关键防护常识

物理防晒是基础(最有效!)

  • 宽檐帽/遮阳帽: 帽檐要足够宽大,能遮挡面部、耳朵和后颈。
  • 太阳镜: 必备! 选择具有100% UV防护(标注UV400或能阻挡UVA/UVB)的墨镜。防止雪盲症(强光下尤其重要)和眼部晒伤、白内障风险。 最好选择包裹性好的运动款。
  • 防晒面巾/头巾: 覆盖面部、颈部,透气性好。
  • 长袖衣物: 穿着轻薄、透气、紧密编织的防晒衣或长袖衬衫、长裤。深色衣物比浅色衣物防护效果更好(但吸热),UPF(紫外线防护系数)标识的衣物更佳。
  • 手套: 手背也容易晒伤,尤其开车或骑车时。

防晒霜是重要补充

  • 高倍数防晒霜: 选择SPF 50+ PA+++(或更高,如SPF 50+ PA++++)的广谱防晒霜(同时防护UVA和UVB)。
  • 足量涂抹: 用量要足! 面部和颈部需要约一个硬币大小的量。别忘了涂抹耳朵、后颈、手背、脚踝等暴露部位。
  • 提前涂抹: 出门前15-30分钟涂抹,让防晒霜成膜。
  • 勤于补涂: 每2小时补涂一次! 出汗、擦汗、游泳后要立即补涂。即使阴天或冬季,紫外线依然强烈,必须坚持涂抹。
  • 唇部防护: 使用带有SPF防晒指数的润唇膏。

避免阳光直射时段

  • 避开峰值: 一天中紫外线最强的时段通常是上午10点至下午4点(高原地区可能更长)。尽量避免在这个时段进行长时间的户外暴晒活动。
  • 寻找阴凉: 在户外活动时,尽量利用树荫、建筑物阴影等遮蔽处。

其他注意事项

  • 雪地反射: 雪地对紫外线的反射率极高(可达80%以上),在雪地活动时,即使阴天也要严格防护,雪盲风险极高。
  • 车窗防护: 汽车侧窗通常不能完全阻挡UVA,长途驾驶也需做好防晒。
  • 晒后修复: 如果晒伤,及时冷敷,使用芦荟胶等舒缓产品,避免再次暴晒。严重晒伤需就医。
其他高原生活通用常识
  • 保暖防寒: 高原昼夜温差极大,天气多变。务必携带保暖衣物(抓绒、羽绒服、冲锋衣), 即使是夏季。注意头部、颈部、手部保暖。严防感冒! 高原上感冒极易诱发或加重高原反应,甚至引发肺水肿。
  • 保湿护肤: 高原空气极其干燥,带上高保湿的面霜、润唇膏、身体乳,甚至鼻腔喷雾(防止流鼻血)。
  • 尊重当地文化习俗: 了解并遵守当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
  • 环保意识: 高原生态环境脆弱,务必带走所有垃圾。
  • 准备常用药品: 除了高反药(遵医嘱),还应备好感冒药、肠胃药、晕车药、创可贴、消毒用品等。
  • 保持良好心态: 放松心情,不要过度紧张焦虑,积极乐观的心态有助于适应。

总结关键口诀:

  • 缺氧应对: 慢!慢!慢!(慢升慢动) + 喝!喝!喝!(大量饮水) + 休!休!休!(充足休息) + 识!识!识!(识别症状,严重下撤)。
  • 紫外线防护: 遮!遮!遮!(物理遮挡) + 涂!涂!涂!(足量高倍防晒,勤补涂) + 避!避!避!(避开强光时段)。

安全第一! 高原旅行魅力无限,但安全永远是享受美景的前提。做好充分准备,量力而行,听从身体的声音,才能拥有一次难忘的高原之旅。祝你旅途平安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