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福州九九信息网
详情描述
草莓从开花到结果要经历哪些阶段?每个阶段的生长特点你都了解吗

草莓从开花到结果是一个连续而精细的生长发育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生长特点:

开花期

  • 特点:
    • 草莓的花序为聚伞花序,通常一个花序上会陆续开放多朵花(5-30朵不等)。
    • 花朵为两性花,具有雄蕊和雌蕊,理论上可以自花授粉,但异花授粉能提高坐果率和果实品质。
    • 花瓣白色,通常5瓣(或更多),花蕊黄色。
    • 花朵开放时间受温度和光照影响较大,通常在白天开放,一朵花的盛花期大约持续1-3天。
    • 此阶段是授粉受精的关键准备期。花粉在花药中成熟,柱头分泌粘液准备接收花粉。

授粉与受精期

  • 特点:
    • 发生在花朵开放后不久(几小时到一天内)。
    • 花粉通过风、昆虫(主要是蜜蜂)或人工辅助传播到柱头上。
    • 花粉在柱头上萌发,花粉管伸长,将精子输送到胚珠内完成受精过程。
    • 关键性: 这是果实形成的基础。受精是否充分、及时,直接决定了果实能否正常发育、坐果率高低以及果实是否畸形。 授粉不良或受精不完全会导致落花、落果或形成畸形果(如“鸡冠果”、“扁果”等)。
    • 此阶段对环境要求较高,适宜的温度(15-25℃)、湿度(60-80%)和良好的通风有利于授粉受精。低温、高温、高湿或阴雨天气会严重影响授粉效果。

幼果期(小绿果期)

  • 特点:
    • 受精完成后,花瓣凋落,子房开始膨大,标志着幼果形成。
    • 果实呈非常小的绿色颗粒状,表面密布微小的种子(瘦果)。
    • 此阶段是细胞分裂增殖最旺盛的时期,果实内部细胞数量急剧增加。
    • 果实生长速度相对较慢,但为后续的快速膨大奠定了细胞基础。
    • 需要充足的养分(尤其是氮、磷、钾、钙)和水分供应,以满足细胞分裂的需要。营养不足或水分胁迫会导致幼果发育不良甚至脱落。

绿果期(膨大期)

  • 特点:
    • 果实进入快速膨大阶段,体积显著增大。
    • 果实颜色为深绿色,质地坚硬。
    • 此阶段主要是细胞体积的膨大,细胞内开始积累水分、有机酸(主要是柠檬酸、苹果酸)、少量淀粉和矿物质。
    • 糖分积累很少,口感非常酸涩。
    • 是果实需水需肥的关键期,尤其是对钾元素的需求量很大(钾促进糖分运输和积累,增强果实品质)。水分供应必须充足且均匀,忽干忽湿易导致裂果。
    • 种子(瘦果)在此阶段发育成熟并硬化。

白果期(转色前期)

  • 特点:
    • 果实膨大速度逐渐减缓,接近或达到最终大小。
    • 果实颜色开始发生变化,果尖或果肩部位首先褪绿,出现乳白色或淡黄色,其余部分仍为绿色。
    • 果实硬度开始略微下降。
    • 果实内部开始加速糖分(主要是蔗糖、果糖、葡萄糖)的积累,有机酸含量达到峰值或开始缓慢下降,但整体口感仍偏酸。
    • 此阶段是风味物质合成积累的重要起点。

着色期(转色期)

  • 特点:
    • 果实颜色变化最明显的阶段。花青素开始大量合成并积累
    • 着色从果实的尖端(接触阳光较多处)向果梗处扩展,颜色由粉红逐渐变为鲜红(或其他品种的固有色泽,如白色、橙色等)。
    • 果实硬度进一步下降,逐渐变软。
    • 糖分含量迅速增加,有机酸含量显著下降,糖酸比提高,风味开始显现。
    • 芳香物质(酯类、醇类等)开始合成积累,散发出草莓特有的香气。
    • 此阶段对光照和温度非常敏感:
      • 光照: 充足的光照是促进着色和糖分积累的关键因素。光照不足会导致着色不良、颜色暗淡、糖度低、风味差。
      • 温度: 适宜的温度(白天20-25℃,夜间8-12℃)有利于花青素合成和糖分积累。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累积。温度过高(尤其夜温过高)会抑制着色,导致果实发白或发黄,风味变淡。

成熟期

  • 特点:
    • 果实全面均匀着色,达到该品种固有的鲜艳色泽(深红、亮红、粉红、橙红、白等)。
    • 果实硬度达到该品种的成熟标准,通常变得柔软多汁(有些硬肉品种相对较硬)。
    • 糖分含量达到最高峰,有机酸含量降至较低水平,风味最佳,香气浓郁。
    • 种子(瘦果)呈黄色或红色,完全成熟。
    • 果实达到生理成熟和商品成熟,是最佳采收期
    • 此阶段果实非常娇嫩,易受机械损伤、病虫害侵染和过熟腐烂。需要及时采收。
    • 过熟的果实会变软、变暗、风味下降,甚至发酵产生酒味。

总结关键点:

  • 授粉受精是基础: 决定能否坐果和果实是否畸形。
  • 幼果期是细胞分裂期: 奠定果实大小基础。
  • 绿果期是细胞膨大期: 需充足水肥(尤其钾肥)支持快速膨大,防裂果。
  • 转色期是品质形成关键: 光照、温度(尤其昼夜温差)对糖度、着色和风味至关重要。
  • 成熟期及时采收: 保证最佳风味和商品性,避免损耗。

整个周期时间: 从开花到果实成熟所需时间因品种、栽培方式(尤其是温度)差异很大。通常露地栽培需要30-45天左右。温室或大棚促成栽培在冬季低温寡照条件下可能需要50-70天甚至更长。温度越高(在适宜范围内),光照越充足,成熟越快。

了解这些阶段的特点,对于草莓种植者进行精准的田间管理(如温光调控、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草莓的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