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武汉九九信息网
详情描述
地震前后可能出现的地光,为何颜色和持续时间各不相同?看完你会有新认识

核心原因:地光并非单一机制产生,而是多种地质过程在特定条件下发出的光。

一、颜色差异的原因 - 能量来源和发光物质不同

岩石摩擦破裂与压电效应:

  • 机制: 地震前或发生时,地壳岩石在巨大应力下发生剧烈摩擦、挤压、破裂。这会产生:
    • 电荷分离: 摩擦本身会产生静电电荷(类似摩擦起电)。
    • 压电效应: 石英等压电矿物在应力下会产生强大的瞬时电场。
  • 发光: 这些强大的电场可以电离岩石缝隙或地表附近的空气,形成等离子体(类似闪电或霓虹灯的原理)。等离子体中的电子跃迁会释放光子,产生光。
  • 颜色差异: 等离子体发光的颜色取决于被电离气体的成分电场强度
    • 主要电离空气(氮气、氧气):产生蓝白色、白色、蓝紫色光(类似闪电或电焊弧光)。
    • 如果含有特定矿物粉尘或地下释放的气体(如氡气),颜色可能偏黄、绿、红
    • 电场强度不同,激发程度不同,也会影响颜色。

地下气体释放与燃烧:

  • 机制: 地震活动导致岩石裂隙增加、渗透性增强,被困在地下的可燃气体(如甲烷)或活性气体(如硫化氢)会快速释放到地表空气中。
  • 发光:
    • 自燃: 某些气体(如磷化氢、部分硫化氢)遇到空气可能自燃。
    • 被引燃: 摩擦产生的电火花、高温岩石、甚至地光本身(如果是电致发光)都可能引燃释放的气体。
    • 缓慢氧化: 某些气体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缓慢氧化发光(类似磷火)。
  • 颜色差异: 燃烧或氧化发光的颜色取决于气体的种类
    • 甲烷: 燃烧火焰呈蓝色(完全燃烧)或黄色(不完全燃烧)。
    • 硫化氢: 燃烧火焰呈蓝色
    • 磷化氢: 低温氧化产生蓝绿色白色光(鬼火)。
    • 一氧化碳: 燃烧火焰呈蓝色
    • 混合气体或含有杂质会产生更复杂的颜色。

土壤/岩石颗粒摩擦生热与发光:

  • 机制: 强烈震动导致土壤颗粒、岩石碎屑剧烈摩擦碰撞,产生局部高温热点。
  • 发光: 高温热点可以使颗粒本身或周围的物质(如有机物)灼热发光(类似烧红的木炭)。
  • 颜色差异: 灼热发光的颜色取决于温度(黑体辐射规律):
    • 较低温:暗红色、红色
    • 较高温:橙色、黄色、黄白色
    • 极高温度(少见):接近白色
    • 发光物质的成分也会影响颜色。

大气与光学效应:

  • 机制: 地光产生后,在传播到观察者眼睛的过程中,会受到大气的影响。
  • 颜色差异:
    • 大气散射: 波长较短的光(蓝、紫)更容易被大气散射掉。如果地光传播距离较远,观察者看到的可能是散射后剩下的红光或黄光(类似日出日落)。
    • 尘埃/水汽吸收/散射: 地震前后常伴随扬尘或湿度变化,也会影响最终看到的颜色。
二、持续时间差异的原因 - 能量释放过程的快慢不同

瞬时能量释放 vs. 持续过程:

  • 瞬间闪光: 由单次的岩石破裂、压电放电、电火花引燃小股气体或小规模爆炸引起。能量释放集中且短暂,可能只持续零点几秒到几秒
  • 持续发光: 由相对缓慢、持续的过程引起:
    • 大规模气体持续泄漏并燃烧: 如果地下气体源稳定释放,且燃烧条件维持,光可持续数秒到数分钟,甚至更长
    • 持续的岩石摩擦/应力调整: 在断层持续滑动或主震后余震调整过程中,摩擦生热或压电效应可能间歇性或较长时间存在。
    • 土壤液化区的持续扰动: 液化区土壤颗粒的持续摩擦可能产生较长时间的光。

气体释放速率:

  • 气体从地下裂隙中释放的速度决定了燃烧是瞬间爆炸(短暂闪光)还是稳定燃烧(持续火焰)。

过程规模:

  • 小规模的局部破裂或气体喷发,发光时间短。
  • 大规模的断层活动或大量气体释放区域,发光过程可能更长。

地下水的作用:

  • 地下水参与可能影响气体溶解/释放速度、化学反应速率,从而影响发光持续时间。
总结与认识 成因复杂多样: 地光不是单一现象,其背后是地震活动触发的一系列物理(摩擦、压电、电致发光)、化学(燃烧、氧化)过程。不同地点、不同地震、甚至同一地震的不同阶段,主导的发光机制可能完全不同。 环境决定细节: 当地的地质构造、岩石矿物成分、地下水文、圈闭气体类型和含量等因素,共同决定了在特定地点可能发生哪种发光机制,从而决定了光的颜色和持续时间。 观测条件影响: 观察者的位置、距离、大气状况、背景光污染等,也会影响对颜色和持续时间的判断。 科学仍在探索: 虽然以上理论能解释大部分观测现象,但由于地光发生的不可预测性和短暂性,对其进行系统性的直接测量和验证非常困难。地光的精确物理机制,尤其是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的主导机制,仍然是地球物理学和地震学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

因此,地光颜色和持续时间的千变万化,正是地震活动这个复杂巨系统在不同局部环境下,多种能量转换和物质释放过程的具体体现。 它提醒我们,地球内部的活动是极其复杂的,我们对它的理解还在不断深入中。观测和研究地光,对于理解地震物理过程和探索地震短临预报方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