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代人对芝麻的利用(考古证据揭示)
起源与早期驯化:
- 考古学普遍认为芝麻起源于印度次大陆或非洲(具体仍有争议,但印度证据最丰富)。
- 印度河谷文明(哈拉帕文化,约公元前2600-1900年): 这是最关键的考古证据来源。
- 在哈拉帕、洛塔尔等遗址发现了碳化的芝麻种子,证明其已被种植和利用。
- 发现了可能用于压榨芝麻油的石器或陶器装置。
- 芝麻(梵语“Tila”)在古老的吠陀文献(如《阿闼婆吠陀》,约公元前1200年)中就被提及,用于祭祀仪式和药用,印证了考古发现。
- 在巴基斯坦的梅尔伽赫遗址(Mehrgarh,新石器时代,约公元前7000年)也发现了可能是芝麻的种子遗存,暗示其驯化历史可能非常悠久。
主要利用方式(考古与文献结合):
- 榨油: 这是芝麻在古代最重要的用途。
- 照明: 芝麻油燃烧时烟雾少、气味相对好,是古代重要的灯油。在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希腊、罗马、中国等地的遗址中发现的油灯里常能检测到芝麻油的残留物。
- 烹饪: 芝麻油(尤其在亚洲)是重要的食用油,赋予食物独特风味。陶器内壁的脂质残留物分析有时能鉴定出芝麻油成分。
- 化妆品与香料: 芝麻油是极好的载体油,广泛用于制作香油、香膏、药膏。埃及墓葬(如图坦卡蒙墓)中出土的容器里就发现了含有芝麻油成分的香膏。在罗马帝国时期,芝麻油也是制作昂贵香水的基底之一。
- 宗教仪式: 在印度、美索不达米亚、埃及等地,芝麻油常被用于祭祀、涂油礼、净化仪式。考古发现的祭祀器具和文献记载都证明了这一点。
- 食用种子:
- 直接食用: 芝麻籽本身是营养丰富的食物。在居住遗址的灰坑或储藏窖中发现大量芝麻籽,证明其作为食物储备。
- 烘焙食品: 芝麻籽被广泛用作面包、饼干、糕点的配料或表面装饰。在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希腊、罗马的面包房遗址或出土食物遗存中常见此用法。
- 调味品: 磨碎的芝麻(如中东的芝麻酱/Tahini)是重要的调味品。虽然酱体本身不易保存,但研磨工具(石臼、石磨盘)上的残留物分析有时能提供线索。
- 药用:
- 从古印度阿育吠陀医学、古埃及埃伯斯纸草卷、古希腊罗马医学(如迪奥斯科里季斯的《药物论》)、到中国传统医学,芝麻(籽和油)都被广泛记录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便秘、皮肤问题、牙痛、滋补等)。虽然没有直接的“药物”遗存,但医学文献和盛放药膏的容器间接证明了其药用价值。
传播与交流(考古证据串联):
- 考古发现清晰地描绘了芝麻从起源地向外传播的路线:
- 印度河谷 -> 美索不达米亚: 在古巴比伦时期(约公元前2000年后)的遗址中开始出现芝麻(苏美尔语“Šamaššammū”),用于榨油和食用。亚述帝国的文献也详细记载了芝麻种植。
- 美索不达米亚 -> 埃及: 新王国时期(约公元前1500年后)的埃及遗址中发现了芝麻种子和油使用的证据。芝麻在埃及语中被称为“snsn.t”。
- 向东西方扩散: 通过贸易和征服,芝麻传播到波斯、希腊、罗马帝国(拉丁语“Sesamum”)。在中国,芝麻(胡麻)最晚在汉代(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通过丝绸之路传入,马王堆汉墓等遗址出土的竹简医书(如《五十二病方》)就记载了“胡麻”(即芝麻)的药用。东亚的韩国、日本也随后引入。
二、从芝麻看农作物与人类文明的关联(考古视角)
芝麻的考古故事是理解农作物如何深刻塑造人类文明的一个绝佳缩影:
定居与农业起源的催化剂: 像芝麻这样的可驯化、高产油料作物,是促使人类从狩猎采集转向定居农业的重要资源之一。稳定的油料供应对定居生活至关重要。哈拉帕等早期农业文明遗址中的芝麻遗存,就是这场“新石器革命”的见证。
技术创新的驱动力: 为了高效获取芝麻油,人类发明和改进了压榨技术(杠杆压榨、楔式压榨、后来螺旋压榨的雏形)。考古发现的压榨作坊遗址(如罗马时期的橄榄/芝麻油坊)、各种材质的压榨工具(石碾、石臼、压榨石、压榨槽),都是人类工程智慧应对农业需求的体现。
经济与贸易的支柱: 芝麻油是古代世界重要的商品。它能量密度高、相对耐储存、便于运输(陶罐/皮囊),成为长距离贸易的理想货物。考古发现的贸易路线(如丝绸之路、海上香料之路)沿线的遗址中,芝麻籽或含芝麻油残留的陶罐广泛分布,证明了它在连接不同文明的经济网络中所扮演的角色。芝麻种植也促进了专门化的生产和地方经济的形成。
社会结构与文化生活的塑造:
- 社会分层: 高质量的芝麻油及其制品(香膏、香水)往往是奢侈品,成为社会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如埃及法老墓葬中的香油)。榨油业也可能产生特定的社会分工(种植者、榨油工、商人)。
- 饮食文化: 芝麻深深融入各文明的日常饮食和节庆食品中(如埃及的芝麻面包、中东的芝麻酱和鹰嘴豆泥、东亚的芝麻饼和汤圆)。这些饮食习惯通过考古出土的食物残渣、烹饪器具和壁画等得以重现。
- 宗教信仰与仪式: 芝麻在祭祀(印度)、涂油礼(埃及、希伯来)、驱邪(美索不达米亚)中的神圣用途,揭示了农作物如何被赋予文化意义和精神价值,成为连接人与超自然世界的媒介。相关祭祀器具和仪式场景的描绘是重要的考古证据。
跨文明交流的载体: 芝麻的传播史本身就是一部文明交流史。它沿着贸易路线(陆上丝绸之路、印度洋航线)从印度走向世界。考古学通过追踪芝麻遗存在不同地区首次出现的时间、地点,结合文献和语言学证据(如各种语言中“芝麻”一词的同源关系),清晰地勾勒出这种交流的路径和深度。芝麻不仅是商品,其种植技术、利用方法(榨油、食用、药用)也随之传播,促进了知识和技术的交流。
健康与医学的贡献: 芝麻作为重要的营养来源(富含油脂、蛋白质、矿物质)和药物,对古代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防治起到了实际作用。医学文献和可能的药物容器遗存证明了它在古代医疗体系中的地位。
结论
考古发现如同一台时间机器,让我们看到小小的芝麻籽在人类文明画卷中留下的深刻印记。从印度河谷的早期驯化,到成为照亮埃及墓室、滋润罗马肌肤、点心中华美食、融入神圣仪式的多功能资源,芝麻的旅程充分证明了农作物远不止是食物。它们是:
- 技术革新的引擎: 催生了榨油等关键技术的发明。
- 经济活动的核心: 支撑了贸易网络和地方经济。
- 社会文化的基石: 塑造了饮食习惯、社会仪式和阶层象征。
- 文明交流的纽带: 沿着古老的商路,将不同的文明紧密相连。
芝麻的故事,是“一粒种子改变世界”的生动诠释。通过考古学对芝麻以及其他农作物(如小麦、水稻、玉米、马铃薯)遗存的研究,我们得以深刻理解农业如何成为人类文明最基础、最强大的塑造力量之一,以及不同文明如何在共享的农业资源基础上,进行着持续不断的交流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