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藻(主要指绿藻门中的衣藻属,如Chlamydomonas nivalis)是高山和极地冰雪生态系统中关键的初级生产者。它们的存在对这两个极端环境产生深远而复杂的影响,既有积极的生态功能,也有潜在的负面效应,尤其是在全球变暖背景下:
积极影响(生态系统服务)
食物网基础:
- 雪藻是冰雪生态系统中食物链的基石。它们是微小动物(如冰蚤、轮虫)、原生动物、细菌和真菌的主要食物来源。
- 没有这些初级生产者,冰雪覆盖区域将基本是生命的荒漠。雪藻为更高营养级(如昆虫、鸟类)间接提供了能量来源。
养分循环:
- 碳汇功能: 雪藻通过光合作用固定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其转化为有机碳。虽然单个藻华规模有限,但在全球尺度上,冰雪藻华对碳循环有贡献(尽管总量远小于森林或海洋)。
- 氮源贡献: 许多雪藻具有固氮能力(如某些蓝细菌共生体或蓝藻本身)。它们能将大气中惰性的氮气转化为生物可利用的铵盐或硝酸盐,极大地丰富了冰雪环境中极度匮乏的氮营养,为自身和其他微生物的生长提供关键养分,并可能在融化后将养分输入下游生态系统。
改变微环境:
- 雪藻的生长代谢会释放有机物质和气体,影响其周围冰雪的物理化学性质(如pH值、离子浓度),为其他微生物(细菌、真菌)创造了更适宜的生存微生境,促进了冰雪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活性。
负面影响(尤其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加剧)
降低反照率(关键影响):
- 这是雪藻对高山和极地生态系统最显著、也最令人担忧的影响。
- 纯净的冰雪具有极高的反照率(反射大部分太阳辐射)。当雪藻(尤其是含有红色类胡萝卜素的种类)大量繁殖形成藻华时,深色的藻细胞显著降低了冰雪表面的反照率(变暗)。
- 后果: 被藻华覆盖的区域吸收更多的太阳辐射热量,导致局地冰雪加速融化。
- 正反馈循环:
- 加速融化产生液态水,为雪藻提供更好的生长条件(水分、营养物质释放),促进藻华进一步扩张。
- 扩张的藻华又导致更大范围的变暗和更快的融化。
- 这个“反照率-藻华-融化”的正反馈循环是当前研究热点,被认为是加速高山冰川退缩和极地冰盖/海冰损失的一个重要生物地球化学因素。研究表明,在某些区域(如格陵兰冰盖),生物反照率效应导致的额外消融量可占总消融量的10%以上。
改变融化模式和水文:
- 加速的、不均匀的融化(藻华分布不均导致)会影响局部水文循环。
- 可能导致融水提前或增加,影响下游河流的流量、补给时间和水质(如增加沉积物或有机质输入)。
- 在冰川上,加速的表面融化会改变冰体的物质平衡,加速冰川退缩。
潜在的水质影响(次要):
- 大规模藻华在融化时,可能会将大量有机质、色素甚至可能存在的藻毒素(尽管雪藻主要毒素研究较少)输入高山湖泊或溪流。这可能暂时改变水体颜色、增加生物耗氧量,对水生生物产生短期影响,但通常在高流动性的高山溪流中影响有限。在相对封闭的水体(如某些高山湖泊或极地池塘)中影响可能更显著。
栖息地改变:
- 长期来看,雪藻加速冰雪融化可能导致依赖冰雪环境的特有物种(如某些冰蚤、冰雪微生物)的栖息地减少或消失,威胁其生存。
总结
雪藻是高山和极地冰雪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支撑着独特的冰雪食物网,并参与重要的养分循环(尤其是固氮)。然而,它们最显著的影响是通过降低冰雪反照率,形成一个强大的正反馈循环,加速了局地和区域的冰雪融化。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更长的生长季、更频繁的液态水事件以及增加的尘埃/营养物质沉降(如黑碳、化肥)都在促进雪藻藻华的规模、频率和地理范围扩大,从而进一步加剧冰雪消融。
因此,雪藻对高山和极地生态系统的影响是双刃剑:它们是生命的基础,但也成为了加速冰雪消亡的“生物引擎”。理解和管理雪藻的动态变化,对于预测未来冰雪覆盖区域的命运以及相关的全球海平面上升、水资源变化和生态系统变迁至关重要。
思考题: 你认为未来随着气候持续变暖,雪藻在高山和极地生态系统中的角色会如何演变?会成为“最后的繁荣”还是加速系统崩溃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