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部分种类也延伸至温带。以下是它们的主要栖息热点区域:
东南亚热带雨林区(核心热点):
- 马来群岛(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 尤其是婆罗洲(加里曼丹)、苏门答腊、爪哇和苏拉威西等岛屿的热带雨林,拥有极高的螳蛉物种多样性。
- 中南半岛(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 茂密的热带和亚热带森林是众多螳蛉的家园。
- 印度次大陆(印度、斯里兰卡): 南部和东北部的热带雨林、季雨林区域是重要的分布区。
非洲热带区(重要热点):
- 中非和西非热带雨林(刚果盆地、加蓬、喀麦隆、尼日利亚等): 拥有丰富的螳蛉种类。
- 东非(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等): 山地森林和沿海森林中也有较多分布。
- 马达加斯加: 这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岛屿拥有独特的螳蛉物种,包括一些地方特有种。
- 南非: 虽然纬度较高,但其东部沿海的亚热带森林和灌木丛中也有一定种类的螳蛉分布。
美洲热带区(重要热点):
- 中美洲(墨西哥南部、哥斯达黎加、巴拿马等): 连接北美和南美的桥梁,拥有丰富的热带雨林螳蛉。
- 南美洲北部和西部(亚马逊盆地、安第斯山脉西麓): 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巴西西北部等地的热带雨林是重要的栖息地。亚马逊雨林本身拥有巨大的物种潜力。
- 南美洲东部(巴西大西洋沿岸森林): 这个生物多样性热点也分布着特有的螳蛉种类。
东亚和澳洲亚热带区(延伸分布):
- 中国南部和东南部(华南、华东部分地区): 包括台湾、海南、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江西、湖南等地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热带季雨林区域。
- 日本南部(九州、四国、本州南部): 温暖湿润的森林环境适合部分螳蛉生存。
- 澳大利亚东部和北部: 昆士兰州的热带雨林、新南威尔士州北部的亚热带雨林以及北领地的热带地区是澳洲螳蛉的主要分布区。
地中海气候区与部分温带区(零星分布):
- 地中海沿岸(南欧、北非、西亚部分地区): 部分适应较干燥环境的螳蛉种类分布于此。
- 北美南部(美国南部如德克萨斯、佛罗里达、加利福尼亚南部): 温暖地区有分布。
- 澳大利亚西南部: 地中海气候区也有少量适应种类。
- 温带区域(如中国华北、北美东部、欧洲中部): 种类和数量显著减少,通常只有少数几种适应性较强的螳蛉能在夏季出现。
总结栖息热点特征:
- 纬度: 主要集中在赤道附近的热带地区,并向南北亚热带延伸。温带地区种类稀少。
- 气候: 温暖湿润的环境是主流,尤其是年降水量丰富、温度较高的地区。部分种类适应了地中海气候的干湿季交替。
- 生境: 最核心的栖息地是原始或次生的热带和亚热带森林。它们通常生活在:
- 林冠层和下层植被中。
- 灌木丛、草丛中。
- 靠近树木、朽木、树皮缝隙(尤其是一些幼虫寄生蜘蛛卵囊的种类)。
- 部分种类也出现在花园、农田边缘等有植被覆盖的环境。
- 生物多样性热点: 螳蛉的物种丰富度与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高度重合,特别是东南亚的热带岛屿、亚马逊盆地、刚果盆地、马达加斯加和大西洋沿岸森林等区域。
因此,要寻找螳蛉的“栖息热点”,最值得关注的就是保存完好的热带和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尤其是东南亚的岛屿、非洲中西部和南美北部的热带雨林。在这些区域的林间进行细致的观察(尤其是在夜间,因为许多螳蛉有趋光性或夜间活动),更有可能发现多种多样的螳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