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和光照,它们对植株的生长、开花、坐果和产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你提到的“温度光照影响居然这么大”非常准确!下面详细说明需要注意的关键环境因素:
🌡 一、温度 - 最关键的因素之一
西葫芦是典型的喜温蔬菜,对温度非常敏感,既不耐寒也不耐酷热。
发芽期:
- 最适温度: 25-30°C。在这个温度下,发芽最快、最整齐。
- 最低温度: 约13°C。低于此温度,种子发芽缓慢甚至不发芽。
- 最高温度: 约35°C。高于此温度,发芽率也会下降。
- 影响: 温度过低,发芽慢,易烂种;温度过高,发芽虽快但幼苗可能细弱。
幼苗期及营养生长期:
- 白天最适温度: 22-28°C。这是植株进行旺盛光合作用的最佳温度。
- 夜间最适温度: 15-18°C。较低的夜温有利于营养积累和花芽分化。
- 最低耐受温度: 短期可耐受10-12°C,但长期低于15°C生长停滞,低于5°C易受冷害甚至冻死。
- 最高耐受温度: 长期高于32°C,生长不良,易出现生理障碍,如叶片灼伤、徒长、落花落果。
- 影响: 温度过低,生长缓慢,叶片小,节间短;温度过高(尤其夜温高),植株徒长,茎秆细弱,叶片薄大,抗性下降。
开花结果期:
- 白天最适温度: 23-28°C。这个温度范围最有利于花粉发育、授粉受精和果实膨大。
- 夜间最适温度: 15-20°C。
- 关键影响:
- 低于15°C或高于30°C: 花粉活力显著下降,授粉受精不良,导致落花、化瓜(幼瓜变黄萎缩脱落)。这是产量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 果实膨大: 在适宜温度下(20-25°C)膨大最快。温度过低,果实生长慢,易畸形;温度过高,果实发育不良,品质下降(如纤维多、口感差)。
- 昼夜温差: 较大的昼夜温差(如白天25-28°C,夜间15-18°C)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提高果实品质和产量。
☀ 二、光照 - 另一个关键因素
西葫芦是喜光作物,对光照强度和时长都有要求。
光照强度:
- 需要充足的光照。 在强光照下,植株生长健壮,茎秆粗壮,节间短,叶片厚绿,光合作用旺盛,积累养分多。
- 光照不足的影响:
- 徒长: 茎秆细弱,节间显著伸长,叶片薄而色淡。
- 花芽分化不良: 雌花数量减少,即使开花也容易脱落。
- 化瓜严重: 即使授粉成功,幼瓜也因养分不足而黄化脱落。
- 产量和品质下降: 果实生长慢,颜色浅,风味差。
- 抗逆性减弱: 更容易感染病虫害。
- 建议: 每天至少需要6-8小时以上的直射阳光。在设施(如大棚)种植时,要尽量保持棚膜清洁,增加透光率。
光照时长:
- 西葫芦属于短日照植物,但大多数现代栽培品种对日照长度要求不严格,属于中光性,在较长或较短的日照下都能开花结果。
- 然而,在幼苗期(1-4片真叶时),给予相对较短的日照(8-10小时)和较低的夜温,有利于促进雌花的分化,增加早期产量。这在春季早熟栽培中可以利用。
💧 三、水分
西葫芦叶片大而多,蒸腾作用强,因此需水量较大。但其根系相对较浅,分布范围不广,既不耐旱也不耐涝。
土壤湿度:
- 原则: 保持土壤湿润但不积水。80%左右的土壤湿度比较理想。
- 不同时期需求:
- 幼苗期: 需水相对较少,保持土壤见干见湿,促进根系下扎。
- 开花前: 适当控水,防止茎叶徒长,促进根系发育和花芽形成。
- 结果盛期: 需水量最大! 果实迅速膨大需要大量水分,必须保证充足、均匀的供水。此时缺水会导致果实发育不良、畸形瓜增多、产量锐减,甚至引发病毒病。但也要避免大水漫灌造成沤根。
- 影响: 干旱导致植株萎蔫,生长停滞,落花落果,果实畸形、苦味增加。积水则导致根系缺氧窒息,烂根,引发土传病害,植株死亡。
空气湿度:
- 适宜范围: 相对较低的空气湿度(约45-55%)更有利于生长,减少病害(尤其是白粉病)发生。
- 影响: 空气湿度过高(尤其在设施内),阻碍蒸腾作用,影响养分运输,更易滋生病害(白粉病、霜霉病、灰霉病等)。湿度过低,则蒸腾过快,易导致叶片焦边或萎蔫。
🌱 四、土壤
西葫芦对土壤适应性较广,但要获得高产优质,仍需良好条件。
土壤类型: 以
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富含有机质的沙壤土或壤土为最佳。粘重土壤需改良(如增施有机肥、掺沙)。
pH值: 中性至微酸性(pH 6.0-7.5) 最适宜。过酸或过碱都会影响养分吸收。
肥力要求:- 底肥充足: 种植前施足腐熟的有机肥(如堆肥、厩肥),提供全面营养并改良土壤结构。
- 养分均衡: 生长前期需要较多的氮肥促进茎叶生长,开花结果期需要大量的磷钾肥促进开花坐果和果实膨大。钙、硼等中微量元素对防止脐腐病、畸形果也很重要。
- 追肥及时: 进入结果期后,需肥量大增,要结合浇水勤施薄施速效肥(特别是高钾肥)。
💨 五、空气与通风
通风良好: 无论是在露地还是设施内,良好的通风都至关重要。
- 作用:
- 降低田间湿度,减少病害发生(特别是白粉病、霜霉病)。
- 促进气体交换(补充CO₂,排出O₂),增强光合作用。
- 帮助授粉(虽然主要靠昆虫,但风也能辅助花粉传播)。
- 降低高温危害。
- 设施种植: 必须注意及时开棚放风,调节温湿度。
空间: 西葫芦植株(尤其是蔓生品种)展开度大,需要合理的种植密度,保证每株都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和通风透光条件,过密易导致徒长、病害、落花落果。
📌 总结与关键提示
- 温度和光照是核心: 你感觉它们影响大是完全正确的!温度直接影响发芽、生长速度、花器发育、授粉受精和果实膨大;光照则决定了光合产物的多少,是产量形成的基础。两者配合不当(如高温弱光、低温弱光)危害尤其大。
- 避免极端温度: 严防早春低温冷害和夏季高温热害,特别是开花坐果期对温度最敏感。
- 保证充足光照: 选址务必向阳,避免荫蔽。设施栽培要勤擦棚膜。
- 水分管理要精细: 结果期是需水临界期,务必保证均匀充足,但切忌积水。
- 土壤肥沃透气: 是根系健康、吸收养分的基础。
- 通风降湿防病: 尤其在多雨季节或设施内,是减少病害的关键农艺措施。
种植西葫芦就像照顾一个爱晒太阳又怕冷的孩子,温度低了它蜷缩着不肯长,光照不足它又容易“闹脾气”徒长不结果。但只要在它开花结果的关键期保持温暖晴朗(23-28℃最佳),每天让它晒够6-8小时太阳,再配合疏松肥沃的土壤和及时浇水施肥,它就会用累累硕果回报你的用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