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三门峡九九信息网
详情描述
为何暴雨会被命名为“温比亚”?解锁气象界给暴雨取名的规则与深层意义

“温比亚”(Rumbia)这个名字是台风的名字,而不是专门为暴雨取的。台风带来的强降雨(暴雨)直接沿用该台风的名称。所以,准确地说,“温比亚”指的是2018年第18号台风,该台风带来的强降雨过程被称为“温比亚”台风暴雨。

解锁气象界给台风(及其带来的暴雨)命名的规则与深层意义:

台风命名有一套国际统一的规则,由世界气象组织下属的台风委员会负责。这套规则的核心在于:

预先制定命名表:

  • 台风委员会(成员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越南、菲律宾、柬埔寨、泰国、老挝、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以及中国香港和中国澳门)共同制定了一个包含140个名字的命名表。
  • 这个命名表由14个成员各提供10个名字组成。
  • 名字要求: 发音简单、不易引起混淆、没有不好的含义、最好是反映该成员文化或自然特色的词汇(如动植物、地名、神话人物等)。

循环使用:

  • 命名表上的140个名字按顺序循环使用。例如,2018年第18号台风叫“温比亚”,那么下一个台风季(或年份)的第18号台风也会叫“温比亚”(除非它被除名)。
  • 当一个台风的名字被用完一轮后,下一轮台风会再次从头开始使用这个命名表。

“除名”机制:

  • 这是规则中最关键、也最能体现深层意义的部分。
  • 当一个台风造成了特别严重的灾害或重大损失,导致该名字在公众心中留下深刻伤痛记忆时,台风委员会成员可以提出将该名字永久除名的请求。
  • 除名后,该名字将从当前命名表中删除,并由提供该名字的成员(或地区)重新提交一个新名字进行替补。
  • “温比亚”就是一个被除名的名字! 2018年第18号台风“温比亚”登陆中国东部沿海,带来了极端强降雨,造成了严重洪涝灾害和巨大经济损失。因此,台风委员会决定将“温比亚”除名。后来,提供这个名字的马来西亚提交了新的替补名字“普拉桑”(Pulasan,一种水果)。

深层意义:

提高预警效率和公众意识:

  • 唯一标识: 给每个台风一个独特的名字,比使用编号(如“2018年第18号台风”)更易于记忆、传播和识别。这大大提高了气象预警信息的传播效率和公众对特定风暴的关注度。
  • 避免混淆: 同时可能有多个热带气旋活动,名字能清晰地区分它们,避免信息混乱。
  • 简化沟通: 媒体、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国际社会在沟通和协调防灾减灾时,使用统一的名字更加便捷高效。

体现区域合作与文化多样性:

  • 命名表由多个国家和地区共同提供,名字反映了亚太地区的文化多样性和地域特色(如中国的“悟空”、“玉兔”,日本的“天兔”,泰国的“山竹”,美国的“玛莉亚”等)。
  • 这体现了台风委员会成员在应对共同自然灾害方面的国际合作精神

铭记历史与警示后人:

  • “除名”机制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 纪念灾难: 被除名的名字本身成为了一场重大灾害的“历史标记”,提醒人们该次灾害的严重性。
    • 体现尊重: 对受灾民众表达一种尊重和纪念,避免反复使用带来痛苦回忆的名字。
    • 警示作用: 除名机制本身就是一个强烈的信号,提醒人们台风的巨大破坏力,以及防灾减灾的重要性。新替换的名字也象征着从灾难中恢复和继续前进。

科学管理:

  • 循环命名和除名替补机制,确保了命名系统长期、稳定、有序地运行。

总结:

  • “温比亚”是台风的名字,它带来的暴雨因此被称为“温比亚”台风暴雨。
  • 台风命名规则的核心是预先制定、循环使用、灾害除名
  • 深层意义在于:提高预警效率与公众意识、体现区域合作与文化多样性、铭记历史灾难与警示后人、实现科学管理
  • 被除名的“温比亚”这个名字,正是这套规则深刻意义的最佳例证——它因造成的巨大灾害而被永久封存,成为一个特定历史灾难的标记,同时也体现了对受灾者的尊重和对防灾减灾的警示。

所以,下次再听到台风或它带来的暴雨被命名时,你就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代号,背后蕴含着国际合作的智慧、防灾减灾的需求以及对重大灾害历史的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