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鸟或花)以其独特的形象、声音和文化内涵,在影视剧中常被导演用作重要的视听符号,用于烘托特定氛围、暗示人物命运或象征角色特质。以下是一些运用杜鹃元素烘托氛围或象征角色的经典场景和手法分析:
一、 杜鹃鸟(啼叫)的运用
死亡与不祥的预兆:
- 希区柯克《艳贼》: 这是最经典的例子之一。片中多次出现杜鹃的叫声(实际是模仿的鸟哨声),每次都伴随着关键转折点或危险临近,尤其是当玛尔尼准备行窃或回忆创伤时。杜鹃的叫声在这里营造了一种强烈的心理不安和厄运将至的悬疑、惊悚氛围,暗示着主角内心的黑暗秘密和即将爆发的危机。杜鹃的叫声成为了一种“死亡预告”的符号。
- 日本影视剧(普遍): 在日本文化中,杜鹃(ホトトギス)的叫声常与死亡、离别、哀愁相联系(因其叫声类似“不如归去”或“特等、特等”的谐音)。在很多时代剧、恐怖片或涉及生离死别的剧情中,背景里若隐若现的杜鹃啼鸣,能瞬间营造出一种寂寥、悲凉甚至诡异的气氛,预示角色的不幸结局或故事的悲剧走向。例如《楢山节考》(1983版)中,杜鹃声常伴随着山村的贫穷、残酷的弃老传统和生命的脆弱。
时光流逝与季节变迁:
- 侯孝贤《悲情城市》: 影片中多次出现杜鹃的叫声(尤其在空镜头或过渡场景)。在台湾的语境下,杜鹃鸟的啼鸣(常被联想为“布谷布谷”)是春夏之交的典型声音。它在影片中不仅标示了时间(从光复到二二八事件前后),更烘托出一种历史洪流中个体命运的渺小与无奈,以及时代变迁带来的淡淡哀愁和物是人非之感。杜鹃声成为了一种“时间流逝”的无言见证。
- 岩井俊二《四月物语》: 影片开头,伴随着樱花飘落和女主角独自来到东京的场景,背景音中可能夹杂着隐约的鸟鸣(虽然不特指杜鹃,但类似氛围)。若明确使用杜鹃啼叫,则更能强化“四月”这个特定时节,以及少女初入新环境时那种淡淡的期待、憧憬与一丝不安交织的青春氛围。
孤寂、思念与乡愁:
- 王家卫《花样年华》: 在苏丽珍(张曼玉饰)独自去面摊买面、在狭窄楼道里擦肩而过、或独自在房间里沉思的场景,若有杜鹃的啼鸣(尤其在雨夜或黄昏),会极大地强化她内心的孤独、压抑的情感和对周慕云(梁朝伟饰)无法言说的思念。杜鹃声成为了一种“求而不得”的孤独心境的象征。
- 许多文艺片/乡土剧: 当角色漂泊异乡、夜深人静或思念故土亲人时,背景音中一声凄清的杜鹃啼叫,能瞬间唤起观众的共鸣,烘托出浓烈的思乡、怀旧或人生孤旅的苍凉感。
角色内心世界的映射:
- 《金陵十三钗》: 玉墨(倪妮饰)等秦淮河女人被日军逼入教堂避难。她们的身份(妓女)在旧时有时被贬称为“杜鹃”(因其啼血等传说)。影片虽未直接点明,但她们身处绝境仍试图保持尊严、甚至最终牺牲自我的行为,与杜鹃啼血、化身杜鹃的传说在精神内核上有某种悲壮的呼应。杜鹃成为她们复杂身份和悲剧命运的象征符号。
- 惊悚片/心理剧: 当主角陷入精神困境、产生幻觉或濒临崩溃时,导演可能用扭曲、放大或重复的杜鹃叫声来外化其内心的混乱、恐惧或偏执,营造超现实的心理惊悚氛围。
二、 杜鹃花(视觉)的运用
热烈、生命力与(有时)危险的美:
- 《布达佩斯大饭店》: 韦斯·安德森标志性的高饱和色彩美学中,常出现大片鲜艳的杜鹃花(或其他花卉)。在酒店花园、背景装饰中,盛放的杜鹃花营造出一种华丽、梦幻、甚至略带人工感和戏剧性的氛围,象征着酒店昔日的辉煌和表面的浮华,同时也暗示着隐藏其下的阴谋与危险。杜鹃花的艳丽在此成为一种“美丽的陷阱”的象征。
- 《闪灵》: 尽管最著名的是迷宫,但影片中酒店内部的一些装饰(如地毯图案、壁纸)可能包含类似繁复花卉的元素。若明确出现杜鹃花(特别是深红、密集的),其视觉上的压迫感和艳丽感,能加强酒店本身作为“活物”的诡异感和对主角一家的吞噬感,象征潜伏的疯狂和暴力。
思念、等待与忠贞:
- 韩剧/日剧(常见): 在爱情剧中,角色(尤其是女性)在花园中照料盛开的杜鹃花,或收到一束杜鹃花的场景,常用来象征对爱人的思念、默默的等待或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杜鹃花的热烈色彩代表着内心的情感热度。
- 《甄嬛传》等古装剧: 御花园中精心栽培的各色杜鹃花,是宫廷奢华生活的点缀。特定场景下,角色(如失宠的妃子)独自面对盛放的杜鹃,花的绚烂与人的落寞形成对比,烘托其内心的孤寂和对帝王恩宠/逝去爱情的追忆。杜鹃花成为“深宫怨”的视觉符号。
牺牲与重生:
- 基于杜鹃啼血传说的改编作品: 如果有影视剧直接取材或化用“望帝化鹃”、“杜鹃啼血”的传说,那么杜鹃花(作为杜鹃鸟的化身)的出现,就具有了强烈的象征意义:象征着至死不渝的忠贞、巨大的牺牲精神、以及某种形式的涅槃重生或精神永存。在纪念性场景或表现角色崇高牺牲时,盛开的杜鹃花(尤其是红色)能有力地传达这种情感。
总结
影视剧中的杜鹃元素(无论是声音还是视觉)之所以能成为经典符号,关键在于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富的象征意蕴:
- 声音(鸟啼): 擅长营造悬疑、惊悚、哀愁、孤寂、时光流逝、思念的氛围,常作为死亡预兆、命运无常、内心孤独的象征。
- 视觉(花朵): 擅长表现热烈、生命力、华丽、危险的美、思念、忠贞、牺牲与重生。其鲜艳的色彩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能烘托氛围,也能直接映射角色的情感状态或命运特质。
导演们通过精心选择出现杜鹃的时机、场景和表现方式(声音的远近、清晰度、是否变形;花朵的色彩、数量、状态),将这种自然界的元素转化为强有力的叙事工具和情感催化剂,使观众在视听层面获得更深的代入感和对角色、主题的理解。